海南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
前言
海南省位于我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相望,東南和南邊與菲律賓、文萊和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轄海南島和三沙市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陸地國土面積3.54萬km2,授權管轄海域面積約200 km2,其中海南島面積3.4萬km2,為我國僅次于臺灣島的第二大島嶼。海南省是我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同時是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2014年,海南省常住人口為903.4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485.71萬人。地區生產總值3500.72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555.31億元。
海南省政府歷來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和水資源保護工作,1999年7月海南省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生態省的決定,提出了海南省在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生態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建設、生態文化建設等領域的行動綱領。1998年《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將海南省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目標。為了加強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規劃與建設,海南省水務廳于2011年組織編制完成了《海南省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實施方案》。截至目前,海南省“十二五”期間已完成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投資32.5億元,建成8座污水處理廠,設計總規模14.2萬m3 /d;完成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2座,規模為38萬m3 /d,建成污水配套管網1088km,實現了污水處理廠縣縣通水的目標,完成了各市縣主城區污水處理廠的配套建設,初步構建了海南省污水處理設施體系框架,對海南省的環境污染防治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由于海南省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起步較晚且財力有限,污水處理設施主要分布在市縣建成區,建制鎮基本沒有污水處理設施,污水收集主干管、次干管和支管建設滯后,管網覆蓋面與污水收集率低,部分污水處理廠的負荷率尚未達到設計要求。
為持續改善城鎮居民生活居住環境,科學編制《海南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2014年12月,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南省水務廳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編制<城鎮供水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和<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的通知》(瓊發改投資[2014]2060號),通知明確了對海南省各市縣開展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的相關要求;2015年8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大綱>、<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大綱>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15]2073號),通知明確了對各省、區編制規劃的相關要求,并提出了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考慮由污水處理大國向污水處理強國邁進,由粗放增長向提質增效轉變,由“重水輕泥”到“泥水并重”改變的戰略方針。為貫徹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的精神,2015年9月,海南省水務廳委托海南省政府采購中心對《海南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進行公開招標,中水珠江規劃勘測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我公司)中標承擔《海南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污水“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工作。
我公司接受任務后,詳細調研、考察了海南省各市縣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現狀,在《海南省城鄉總體規劃(2005~2020年)》、《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海南省“多規合一”》等綱領性文件指導下,在總結提煉,并合理采納海南省各市縣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成果的基礎上,提出污水“十三五”規劃(送審稿)。2016年8月10日,海南省水務廳組織召開污水“十三五”規劃(送審稿)評審會,基本同意規劃成果,并提出了專家評審查意見。我公司根據評審意見對報告進行了補充、修改、完善,最終形成污水“十三五”規劃(審定稿)。
規劃報告編制過程中,編制單位得到了海南省水務廳、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各市縣水務、規劃、環保、建設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誠摯感謝!
內容概述
1)至2015年底,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廠39座,設計規模120.10萬m3/d,全省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污水處理廠平均運行負荷率達到79.5%;全省污水再生利用規模為22.13萬m3/d,主要分布于海口市、三亞市及部分市縣旅游開發區,再生水可利用率為為19.4%,實際利用率為5.6%。
2)規劃范圍:海口市、三亞市等19個市縣、196個建制鎮及部分農場、林場等。
3)規劃目標:全省各市縣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5%以上,海口市基本實現污水全部收集和處理;三亞市、儋州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以上;其余6個設市城市及10個縣城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5%;34個重點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65%左右;建制鎮污水集中處理率得到進一步提高。全省逐步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5%以上。
4)規劃范圍內2020年預測人口總數約為604.97萬人,預測污水產生量218.41萬m3/d。
5)規劃新建污水管網1548km,改造老舊管網250km,改造合流制管網187km,新建115座污水處理廠(新建98座,擴建17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67萬m3/d,新增污泥處理處置696t/d,新增再生水利用規模15.8萬m3/d,新增初期雨水治理設施規模18萬m3,新增污水處理監測站9個,以上建設項目規劃總投資101.03億元。
6)至“十三五”末,海南全省可形成187.10萬m3/d的污水處理能力,污水再生利用規模為37.93萬m3/d,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規劃總投資為101.03億元,本規劃正式批復后,將成為全省“十三五”期間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行動指南和綱領。
1 現狀及“十二五”規劃完成情況
1.1基本情況
1.1.1自然地理
海南省位于我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相望,東南和南邊與菲律賓、文萊和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轄海南島和三沙市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陸地國土面積3.54萬km2,授權管轄海域面積約200 km2,其中海南島面積3.4萬km2,為我國僅次于臺灣島的第二大島嶼。
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以五指山、鸚歌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由山地、丘陵、臺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山地和丘陵是海南島地貌的核心,占全島面積的38.7%,山地主要分布在島中部偏南地區,丘陵主要分布在島內陸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區。比較大的河流大都發源于中部山區,組成輻射狀水系。環島平原在地區分布上,瓊北有文昌海積平原,瓊西北有王五——加來海積階地平原,瓊南有瓊海——萬寧沿海平原和陵水——榆林沿海平原,瓊西南有南羅——九所濱海平原。南海諸島地形具有面積小、地勢低的特點。其中以西沙群島的永興島面積較大,總計1.8km2,其余都在1 km2以下;而海拔最高的西沙群島石島,海拔僅為12m~15m,其余各島一般只高出海平面4m~5m。
海南全省地處熱帶,年平均氣溫23℃~25℃,無明顯冬季,1~2月最冷,平均溫度為16℃~24℃;7~8月最熱,平均溫度為25℃~29℃,是我國最具熱帶季風氣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熱,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750mm,有明顯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總降雨量達1500mm左右,占全年總降雨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鋒面雨、熱雷雨和臺風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少雨季,僅占全年降雨量的10%~30%,少雨季時干旱常常發生。從年平均降雨量和蒸發量特征來看,東部和中部地區的降雨量相對較大,而西部地區的降雨量較少;蒸發量則是南部和西部地區較大,中部和北部地區較小。年平均蒸發量和降雨量平衡研究表明,海南省只有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年降雨量大于蒸發量,而南部、北部和西部地區都是年蒸發量大于降雨量。另外,海南是我國受熱帶氣旋影響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影響和登陸的次數較多,出現的季節也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