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第一輪督查引起了關注。
生態環境部通報稱,已對212個地級市報送的983個水源地2904個問題清單開展了現場核查,結合其他渠道獲得的線索,共計曝光了170多個新發現問題。
動真格,硬碰硬,自從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入駐之后,這樣的評價就一直沒有斷過。
相較以前粗放式的管理,現在的環境執法顯得更加底氣十足,也通過行政、司法等強硬手段不斷刷新人們對環境違法代價的認知。
科學妥善處置,倒逼產業升級,這是環境執法不變的初衷。無論是罰款、通報、關停、取締、收監還是判刑,歸根究底仍是在采用經濟、行政、司法等手段震懾環境違法行為。
據生態環境部公開的數據顯示,整個2017年,我國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3.3萬件,處罰金額約115.8億元,五類案件同比增長74%。
生態環境部強調,2018年環境執法重點是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方面,環境執法力度要加大,堅持突出問題突出解決;另一方面,環境執法要充分發揮公眾監督作用,推進日常執法和專項執法。
由此可見,我國環境執法體制正在充實和完善,決心堅定,行動雷霆,務求保障見實效,長見效。
至此,各地行動也頻繁落地,環境執法網絡初具雛形。
日前,黑龍江省環保廳公開了環境保護執法專項督查行動結果,針對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污染物排放超標等12項環境違法案件掛牌督辦。
據悉,黑龍江省環保廳明確要求,各有關單位要認真抓好工作,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并且公開信息受社會監督。
2018年至今,吉林省公安機關已經破獲近40起環境污染刑事案件,20多起行政案件,打擊力度不可謂不大。
按照部署要求,吉林省主動重拳出擊將會常態化,針對重點問題各個擊破,果斷堅決地對各類環境破壞行為施以雷霆手段。
面對生態環境部公示的掛牌督辦案件,重慶市高度重視,督促相關縣市部門加快整頓,切實做好信息公開、重點約談等工作。
為此,重慶市轄區積極推進相關環境問題整改,及時批示,召開工作部署會議,并且現場督辦研究解決方案等措施應聲落地。
在規劃中,2018年是深圳的“城市質量提升年”,因此生態文明建設考察至關重要。自4月3日起,深圳已經啟動了環保專項執法“利劍二號”行動。
截至目前為止,專項行動已經成功查處環境違法行為370多宗,立案、取締、查封、限產、曝光,實錘問責。
雖然,這只是一部分省市的環境執法情況,但也能從中感受到全國環保“利劍斬污”的高氣壓。
這是壓力,也是動力,誰能成功轉型,遇見高質量發展的下一個拐點,令人期待。